|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庵埠 >> 生活资讯 >> 内容 |
购米油酱醋请认QS标志 汕头有6企业获QS许可证 |
本报讯记者林琳报道:毒米、毒油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为从源头上严把食品安全关,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全国实行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5类食品需持有质量安全标志方可进入市场销售。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汕头市面流通的上述5类食品极少持有质量安全(QS)许可证,而本市企业到目前为止,仅6家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
大商场食杂店货品都没标志
记者从我市各大商场了解到,目前即使是已经获取QS许可证的一些生产企业也没有在其出厂食品包装袋上贴有质量安全标志。而许多消费者熟知的牌子如“××鱼”食油、“×源”大米等仍然贴着以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免检证书。长平路一大型超级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5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之后,进货渠道受到许多限制,但只要对消费者有利,他们非常愿意照章办事。采访住宅区一些便民食杂店时,许多经营者对5类食品的准入制度并不了解,其所销售的大米、食醋等食品也没有QS标志。
生产厂家持观望态度
到目前为止,我市有金源米业有限公司、潮阳粮丰集团、汕头酱油厂、汕头中星油脂有限公司、澄海盛通食品公司、汕头金园区江面粉厂等6家企业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该五类食品在汕头的生产规模都相对较小,如醋、酱油等在一些小型企业或作坊仍采取传统制作方式,这就极大限制了它们的申办许可证条件。
据悉,去年由国家质检监督总局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要求甚高,包括企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过程、原材料把关、执行产品标准、人员资质、储运条件和包装要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而许多正在生产的小型企业及作坊根本无法达到要求,故这些企业至今仍持观望态度,少有厂家到质监部门申办许可证。
市民担心价格因此上扬
对于5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市民们喜忧参半,他们认为这样做较大程度保障了消费者身体健康,但是也极大打击了一批小型企业及作坊,“由于他们没有大笔资金改良生产,将要从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少数大型的有资力的企业会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并因此抬高价格。”一直关注着食品问题的汕头第四中学的陈老师这样说。
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规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实行,到今年8月1日为最后期限,到时,没有贴上QS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该5类产品将被无情剔出市场。而为更好禁止假冒伪劣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近还将出台包括奶制品、调味品、饮料和方便食品等10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
汕头都市报
|
备注: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