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庵埠 >> 生活资讯 >> 内容 |
催熟水果应慎食 |
据新华社报道 家住内蒙古包头市的王女士近来买了0.5公斤草莓和1公斤嫩桃回家尝鲜,没想到殷红硕大的草莓却涩涩发酸,光滑鲜嫩的桃子平淡无味。有关专家指出,这类水果大部分属于非正常生长成熟,是采用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造成的。
目前,许多商贩采用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把一些未成熟的水果加工后让其提前上市,使许多水果失去了原来的形状和味道。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杨三根等专家介绍说,膨大剂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常用的水果有猕猴桃、西瓜、草莓、樱桃等,以此方法使水果细胞非正常膨大,形状变得比较奇特,水果味道变淡,吃起来口感不好。这类水果也不便于长时间储藏。
此外,由于水果提前采摘,上市销售前用乙烯催熟成了常事。但专家提出,此方法催熟使用的乙烯是微量的,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将离成熟期较远的青果催熟,则需要大量乙烯,这样的水果吃了后对人体有害。专家建议尽量少购买那些形状大、颜色奇的水果,少食用催熟的水果。
摘自:壹食品
|
备注: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