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企业大全 贸易在线 产品展示 信息资讯 今日庵埠 会员社区 ■ 信息资讯导航
:::会 员 登 录:::
帐号:
密码:
  
:::主 要 栏 目:::
行业信息 | 最新展会
经贸信息 | 政策法规
I T 资讯 | 财经速递
:::人 才 广 场:::

其它(应聘)
运输类(应聘)
营销业务类(应聘)
管理类(应聘)
保安队长、保安员(招聘)
总务人员(招聘)

 
←更多招聘 | 更多人才→
:::商 标 查 询:::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行业信息 >> 信息内容
中国应尽快抢占全球食业制高点

  
  农业和食品产业是世界经济和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处于全球食品业制高点的跨国公司,在过去的两年有哪些变化,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笔者根据多年对跨国食品公司的接触与了解,试做分析评点:
  一、进入世界500强的食品企业多数在持续发展食品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饲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近十多年来进入世界500强的食品企业总是在二十家左右,多时23家、少时19家。被评选列入2002年500强的食品企业共有20家,从排序第30位到第441位,营业总收入4626亿美元,利润371亿美元,资产共有4949亿美元,股东权益1516亿美元,雇员人数276万人,综合销售利润率8%,资产利润率7.5%。全球食品龙头企业前三名,近十年来一直是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瑞士雀巢、英国与荷兰的联合利华,每家营业收入从300~500多亿美元,攀升到400~600多亿美元。
  世界上头号的食品饮料及烟草的大托拉斯——菲利普莫里斯,在全球500强中排在第30位,年营业收入已达到621亿美元,年利润111亿美元,销售利润高达17.8%,比上年增长29.7%,在世界500强中利润额排在第4位,雇员近17万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有着巨大经济规模的跨国集团公司,2002年仍被另一家跨国公司兼并,并改换名称为高特利集团。由此可见,世界上的资产重组、结构调整与战略整合,在食品产业中仍在继续深入。
  食品业跨国公司中长盛不衰、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的,还有几家“百年老号”。如占据世界水业与乳业高端份额的瑞士雀巢公司、英国与荷兰共同经营食品与清洁用品的联合利华、美国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2002年持续发展的跨国食品公司还有安修瑟、布希(AB公司百威啤酒)、康尼格拉、阿切尔丹尼尔斯、萨拉李、泰康食品。西方工业化的快餐企业中,除美国的麦当劳和百事公司的肯德基、必胜客以外,2002年还有英国的指南针集团和法国的斯派斯连锁餐饮集团进入500强行列。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是中国内地首先进入世界500强的食品生产和贸易领域的专业化集团,年营业收入达到132亿美元,排在500强的384位,利润1.2亿美元,雇员人数2.8万,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实力强大并走向国际化的排头兵。
  二、全球大型食品跨国公司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和欧洲
  2002年进入世界500强的20家食品企业中,美国占10家,英国4家,法国2家,瑞士1家,英国荷兰联合企业1家,日本1家,中国1家。美国10家食品业跨国公司2002年的营业收入为2448美元,占进入500强20家食品企业总营业收入4626亿美元的52.9%,欧洲8家食品跨国公司营业收入1881亿美元,占20家食品企业的40.7%。亚洲只有日本和中国各1家,营业收入297亿美元,占20家总营业收入的6.4%。
  当今世界经济总量的分布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新时代的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更加突出,而全球食品产业与全球经济实力的分布和集中度是相似的。食品产业跨国公司的地区分布与世界500强的地区分布大致近似。在世界食品工业总产值约3万亿美元当中,按不完全数据估算,美国约占20%以上,欧洲约占18%,日本约占8%,中国约占4%(加上大中华经济圈约占8%)。美、欧、日、中合计占全球食品工业产值一半左右。跨国公司的实力和能量不但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而且影响到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经济全球化正在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联合在一起,走在这种潮流前面的是这些大公司。不管对这种趋势和走向是否赞同,跨国公司在新时期将会在更大规模和更广范围中扩张,全球经济包括食品产业在内,都需要从认识和行动上适应这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三、世界上经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
  无论是进入全球500强的20家食品集团,还是世界食品50强和各食品行业排在前列的强势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至新世纪的前几年,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纷纷到中国各地区和各食品行业开办合资公司、独资公司,设立中国或亚洲总部以及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这种趋势随着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形成一波高一波的迅速增长势态。以北京为例,从1985年~2002年,海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设立食品工业与餐饮企业的已超过2000家,全国引进外资食品企业将数以万计。中国将成为世界市场和世界工厂的前景,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食品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进入中国。全球食品业制高点进入500强的20家食品跨国公司大多数已在中国扎根并迅速扩展。世界范围的竞争对手,如饮料业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乳品业和冷食业的雀巢与联合利华、饮用水业的达能与雀巢、巧克力糖果的爱芬(M&M)与金佰利、啤酒业的安修瑟、布希与欧洲和日本的名牌啤酒嘉士伯、朝日等酒业集团,餐饮业的麦当劳与肯德基、必胜客、德克士等,都把国际竞争引入到中国,各显身手,争霸称雄。
  国际食品跨国公司在中国新兴的市场中,大都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全国布局和长远发展的前瞻性策略。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全国战略,曾制订全中国13亿人每人一瓶可乐的发展策划,在各经济区建立40多个灌装厂。为争取更多消费者的亲和力,在2001年7月13日中国争取举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时,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北京可口可乐公司,立即开机生产带有庆祝中国申奥成功字样的易拉罐饮料,及时投放市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在2003年8月3日中国奥组委向世界宣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同时,可口可乐把印有“中国印”的可口可乐零距离投放到各大超市和一些庆祝场地。跨国公司这种宣传产品和从情感上吸引顾客的超常举措,是一些企业和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所取得效应是巨大而深远的。
  四、中国食品产业迅速崛起、前景广阔
  在当今中国经济当中,食品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食品工业产值连续8年居全国工业首位,2002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餐饮业突破50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食品类销售额也超过1万亿元。在食品产业中有一部分企业向农、工、科、贸一体化、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以高速度、超常规、跳跃式、高起点进行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终于在中国出现了年销售收入达到几十亿甚至超过100亿的食品集团。在这些迅速扩张做大做强的食品企业中,一部分是与国际跨国食品集团合资合作而迅速成长起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能适应市场发展步伐、采用市场经济机制、具有市场竞争能量的民营食品企业,再一部分就是国有企业转制改组成为股份制的上市公司。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第一次评选出的2002年度中国食品工业100强中,年营业收入100亿人民币以上的有中国粮油、玉溪红塔、四川五粮液、上海烟草4家。年营业收入50亿~100亿人民币的有11家,分别是河南双汇、长沙卷烟、杭州娃哈哈、青岛啤酒、常德卷烟、维维集团、杭州卷烟、上海梅林正广和、东海粮油、临沂金锣、上海光明。年营业收入30亿~50亿元人民币的有16家。与过去中国食品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低下的状况相比,现在是跨越成长、经济实力强盛,纵向比较确实是天壤之别。如果与国际食品业横向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进入500强的食品跨国公司减掉中国粮油以外,19家外国食品集团,2002年营业收入为4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1200亿美元的3.7倍。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2002年营业收入共计3961亿人民币,折合479亿美元,相当于进入世界500强的外国食品跨国公司的10.6%。这说明中国食品业的制高点与国际食品业的制高点还有相当差距,也说明中国食品产业还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广泛机遇。
  对世界强大跨国公司的存在,中国食品企业应面对现实,更加奋发图强、顽强进取;承认差距、不甘落后,从中国制高点向国际制高点进发。另外,还有农业、医药、化工、军工等领域的大企业,也在大量生产和研发与食品类相关的产品。日本进入世界500强的综合性的跨国公司,三菱、三井、西武、伊腾忠等,都有农业食品产业链。欧美的拜尔、辉瑞、强生、孟山都等医药与农业公司,纷纷设立生命科学部或生命科学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发生命科学、医药科学、营养科学、环境科学和人体科学,这些科学领域都与食品产业密切相关。因此中国食品产业和科学技术面对的绝不只是《财富》500强中的20家。中国食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世界上争雄的对手和合作伙伴是多方位多层次多地域的,对这一点需要保持清醒认识,而采取相应的经济和技术的对策。
  21世纪是中国进入经济技术文化迅速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指出:“未来的2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20年也是中国食品产业千载难逢的大发展契机,在这世纪交替、风云变幻的历史阶段,采取何种理念和战略寻求发展,成为食品产业难以回避的课题。可以预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更大更强的新型食品产业集团涌现,并将在国内、亚洲、国际上占领食品领域经济技术制高点,为东方饮食文化的兴旺繁荣和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与合作,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作者:北京市食品协会会长 李士靖)  
      
          

备注: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本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02© 广东庵埠工业网 主办:潮安县庵埠镇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