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速递
>> 信息内容 |
铁路告急航空紧张 春运再促中国交通改革 |
新华网讯 全国铁路日常开行的客车大约提供坐席280万个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旅客需要。进入春运特殊时期后,客流量猛增,日均发送旅客将达到360万人次以上。尤其是在春运客流高峰期,将达到430万人次左右,铁路大量增开临客,仍然无法满足客流,造成火车票严重供不应求
2004年1月,广州。小林看着40个售票窗口长龙一般蜿蜒的队伍和攒动的人头,不禁仰天长叹,彻底放弃了排队买火车票的念头。
小林是北京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前几天接到广州移动的面试通知,专程从北京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广州考试。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趟面试正赶上了春运大潮,并且是在著名的民工聚居地广州。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售票场面的北京姑娘小林几乎被吓晕过去。
躲在书斋里读书难得出门的小林并不知道,从1月2日开始,广州火车站的客流量已经突破了7万人大关,第二天(3日)的人数继续攀升到7.5万人。这个数字比平时客流量增长了70%。小林要出发的12、13号这几天,正是春运最疯狂的几天,火车票早在多少天前就已经订不到,怎么还可能在售票窗口买到票呢?
“今年春节来得早,所以春运形势特别严峻。”1月14日,当记者好不容易打通广州铁路集团一位人士的电话时,他的声音颇显沉重,“我在开会,还没吃饭,这几天太忙了。”记者下意识地抬腕看表,时间临近晚上8点半。
上海铁路运输的情况也同样繁忙。此前记者连续拨打上海铁路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无一例外地关机,办公室电话也没有人接。后来在一位媒体同仁的提醒下,记者才恍然大悟,在手机上留言“我不要买票”,才“幸运”地得到铁路局的回音。
近几天,上海铁路局客流已连续3天超过50万人次,其中长途直通客流平均每天上涨一万人。一位在铁路部门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说,今年的春运是自1966年以来最早的一次春运,而且像这样的涨幅近年也是少有。
今年的春运来得如此迅猛,第一个产生的疑问是:因为春节来得早?
当记者最后一次努力把电话打到了中国铁道部,一位人士在开会间隙匆忙简短地回答说:“春节早,人多。”
“哪年春运人不多?去年人也很多!”记者追问。
“今年人更多!”这位人士显然觉得春运不是个能在电话里谈清楚的话题。
不管怎样,这只中国人向来喜爱的机灵的小金猴,一个筋斗把2004年的大年初一翻到1月22日之时,也就开始把无数中国人回家的日子挤压得分外仓促。一张火车票,承载了说不清的欢乐、焦虑、喜悦、痛苦;它给中国的运输业带来压力,更告诉这个行业一个未来的希望。
春运会怎样?
1月7日凌晨,为期40天的上海2004年春运拉开序幕。初步统计,春运首日从铁路、公路、民航三路离沪的旅客约有21万多。铁路部门在其中承担了大部分的运力,当天铁路上海地区发送旅客突破10万人次,以11.54万人次创新年新高,其中上海站达到9.9万人次。铁路部门预计,整个春运期间上海市发送的旅客流量将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2004年对于上海铁路局来说,将出现很多从来没有遭遇过的“首次”。除了旅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以外,今年春运上海火车站首次将售票处开到了体育馆!当记者冒雨赶到普陀区体育馆,看到馆内黑压压的买票人群时,不禁感叹铁路部门的用心和火车运输形势之严峻。
宽大的体育场中央,铝合金搭起了长方形的临时售票间,30多位铁路售票员分成两排,忙碌地迎接前来购票的人们。两台大型显示屏不断播放着火车时刻表,滚动的文字和数字把馆内的温度搅得火热,而上海当时室外的温度只有2、3度左右。体育馆原来的观众看台两侧,也坐满了大量等待买车票的民工。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在民工中间穿梭,安排他们排队进入售票处。
人很多,或许排队大半天还是买不上票,但是秩序始终井然。
“把这么多民工安排在室内不淋雨,光这一点,我就很佩服上海铁路局想得周到。”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位同仁发出这样的感叹。
离上海1400公里外的广州,每年到春运期间都是全国瞩目的焦点。今年1月5日,广东铁路部门开始全面发售春运期间的火车票,提前3天启动了春运方案。
“外来工返乡潮已提前到来。”广铁集团一位资深人士言简意赅地对记者说。
尽管是提前预售春运车票,但是6日前开往湖南邵阳、岳阳、长沙等地的图定旅客列车客票已全部售完。广州铁路部门为此紧急部署增加临时售票窗口,据悉,今年广东地区临时售票窗口将增加到1000个。
春运就是一场战斗,从启动春运方案的那天起,广州火车站一线职工的工作日程就作了相应调整,由平时的“4班倒”改为“3班倒”,一半以上的机关干部被抽调到任务繁重的一线工作。
细化到具体的列车行驶线路,从记者拿到的上海铁路方面的数据来看,直通客流上涨幅度最大的要数“浙赣线”和“沪宁线”,这两条铁路干线上几乎所有开往云南、贵州、四川方向的列车都满员。外出务工大省四川方向的车票尤其紧张,成都方向的四趟列车在始发时就出现了满员的现象。此外,上海开往安徽阜阳方向的L602、L812等多趟中短途列车也是座无虚席。今年春运40天,铁路上海地区发送旅客预计达496万人次,上海站平均每4.8分钟发出一趟车。
火车票在哪里?
小林的同学大多数分布在广州的主要职能部门和各大媒体,她有些想不明白,这么多能干的师兄师姐们,连张火车票也买不到?在广州一家著名报纸写评论的师兄反问了她一句:在这个时候,有条件为什么你不坐飞机?如果你递一张条子进去,那么就意味着一个民工买不到票,就意味着这个民工白白排了一夜的队!
不可否认,每年的春运总有一批特殊的人,他们可以不要到售票窗口苦苦排队。如果小林的某个同学帮助她通过找关系买到火车票,那么小林也就无可置疑地也加入了这个特殊的行列。
记者在春运刚刚启动之时,不断接到各方朋友打来的电话,他们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趟火车从刚刚开始发售票就告罄了,火车票到哪里去了?
是那些通过关系拿票的人吗?当记者在1月5日、7日、10日,分别打电话试图向上海铁路局相识的工作人员“帮忙买票”的时候,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我们也买不到”,仅有一次模糊的“试试吧”,最后也没有了下文。而更多的时候,这些工作人员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除非你向他们发出“不是买票”的信息才会有回音。
铁路部门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大多数的铁路工作人员也都能自觉遵守。“就算存在一部分关系票,和几百万张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一位“老铁路”对记者说。
火车票真正紧张的原因还是来自铁路部门自己。全国铁路日常开行的客车大约提供坐席280万个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旅客需要。但进入春运特殊时期后,客流量猛增,日均发送旅客将达到360万人次以上。尤其是在春运客流高峰期,将达到430万人次左右。铁路大量增开临客,仍然无法满足客流,造成火车票严重供不应求。
“春运要满足所有想坐火车旅客的购票需求,差不多需要1万辆左右的客车开行,而全国铁路仅有4000多辆客车可供调剂使用,缺口达5000多辆。”记者看到铁路部门的一份资料上如此解释,忽然明白那位铁道部人士反复强调的重点———
“人多,就是因为人多!”
他说得没错,相比较5000辆列车的缺口,那些满怀希望奔向火车站期待回家过年的千万旅客怎么会不多呢?
中国的铁路干线长期处于超饱和运输状态,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十分突出。铁路的客车和货车混跑,春运既要运输迅猛增长的客流,还要保证煤炭、粮食、油品、化肥、节日供应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运力调控空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铁道部再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春运的客运能力仍然远远不够。
“我曾经连续26小时笔直站着,没有弯一下膝盖。”这是一个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区工作的白领曾经的回家体会。每一个回家过年的旅客,多多少少对中国铁路的春运都有着类似的切肤之痛。而这样的“痛”已然是相当幸运的了,飞驰的车窗外,还有那么多没有车票回不了家的旅人。
为何不乘飞机?
毕业生小林最终还是没有买到去北京的火车票,咬咬牙买了张近全价的机票飞回了学校。走之前师姐警告她:你再犹豫,连机票都没了!
虽然记者耳边不时听到机票没有打折、票况开始紧张的消息,但是从民航方面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比起铁路部门,空港的运能相对就宽松很多。
因为2004年春运客流明显增多,航空公司旅客的增幅倒是位居各大运输工具之首。春运刚刚开始的几天,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航班起降分别比春运前增加了20-30架次,两机场每日一共发送旅客达到4万多名。据了解,春运期间上海机场进出港航班将达3.25万架次,迎送旅客355万人次。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飞机票会非常紧张,不过打折机票倒是的确很难买到了。
民航是重要的运输工具,随着中国三大航空集团的成立和行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飞机运输将逐渐向平民化的趋势发展。在春运的特殊时期,在全国人民集体回家的当口,如果你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工作、如果你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为什么不买张飞机票回家过年呢?
“我的同事来托我买票,我就对他们说不要和那些民工抢火车票了,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买张飞机票呢?”一位在媒体常年报道交通新闻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我的同事在我的劝说下都买了飞机票,他们真的很好。”她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闪闪发亮。从春运一开始,她几乎每天都到火车站售票大厅的第一线采访,“我了解铁路客运的真实状态,了解民工排队买票的真实状态。”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民航客流较为平稳。除京沪线外,其他航线的机票票源充足。业内人士预计民航上海地区今年春运客流将较上年同期增长十几个百分点。(胡天舒)
春运十年路:
1994年:12.2亿人次
全国客运量约12.2亿人次。
这一年,预期的春运高峰没有如期而至。广州很早备战春运,但春运第一天,火车站却冷冷清清,有的列车甚至空着车厢。春运头七天运了不到30万人。这使得后来临近春节的几天运输压力非比寻常。
1995年:14.28亿人次
全国旅客运量达14.28亿人次。
国务院采取五项措施:一是民工使用单位要将不少于60%的民工留在当地过节;二是民工输入地区春节后一个月内一律暂停招收外地新民工等。
1996年:16.2亿人次
全国客运量约16.2亿人次。
民工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前一年留在打工地点过年的民工回乡探亲。跨省民工客流突破6000万人次。
由于春节假期长,连同双休日在内,假期长达7天,探亲和旅游客流将增长。
1997年:17.4亿人次
1997年全国客流量到底有多少,1996年底的预测是15.3亿人次,1997年1月估计可能变化为17.1亿人次。至3月10日春运结束,实际数字为17.4亿。民航客运一口气比上一年增长了15.9%。
1998年:18.2亿人次
全国旅客客运量达到18.2亿人次,是历史上客流量最多的一年。
这是特别累的一次春运,广州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运海陆空都出现了旅客滞留严重的现象。广州站在高峰的两天半运送旅客50万人次,相当于运送一座中等城市的全部人口,这在世界上都是奇迹。
1999年:14.4亿人次
据预测,1999年春运期间全国客运量约为14.4亿人次。
2000年:16.16亿人次
1999年春运期间全国客运量约为16.16亿人次,与1999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2001年:16.6亿人次
春运从1月9日开始至2月17日结束,共40天。预测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16.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7%
2002年:17.4亿人次
春运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据权威部门预计,在此期间,全国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7.4亿人次,日均旅客运量4350万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3.3%,运输任务十分繁重。其中,全国铁路运输量将达到1.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公路运输15.86亿人次,增长4%;水运2430万人次,下降8%;民航725万人次,增长1.5%。
2003年:18.19亿人次
春运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据预测,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18.1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其中:铁路1.3亿人次,增长1%;道路16.56亿人次,增长4%;水运2400万人次,下降1.6%;民航870万人次,增长3.8%。
2004年:18.9亿人次
据预测,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18.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左右。其中,铁路1.37亿人次,增长2%;道路17.17亿人次,增长3%;水运2600万人次,与上年持平;民航1050万人次,增长9.6%。
|
备注: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