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行业信息
>> 信息内容 |
提高科技含量 树立品牌形象——向参类保健品企业进言 |
参类保健品已经作为一种日益大众化的产品,由于人们其具有增强抵抗力、抗疲劳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万基、鹰牌、康富来、金日、喜悦、神象、保龄参、昂立西洋参等品牌。其产品的差异性已越来越小。
超市成为参类保健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洋参类保健品的购买主要是在各类超市,占总的购买场所的53.0%,大卖场为17.0%;其次为药房,占总的购买场所的25.3%;食品店占4.0%,便利店和专卖店分别只占了0.3%的比例。
目前在国内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中,综合型超市已经成为了人们采购商品的主要途径,相对参类保健品销售的其他渠道,超市具有自由、宽松的购物环境,产品的种类比较齐全,有各种大小的包装可以让消费者随意选择。更重要的是同类产品超市的价格要比药房、食品商店、便利店、专卖店低,而且超市经常会不定期地举行一些促销活动,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看,国家为了更好的管理保健品市场,特别是保健品销售环节,已经取消了药健字号,药字号无法进超市、食健号无法进药房,势必使保健品厂家做出选择,是申请药字号还是食健字,是进药房还是进超市。药房将成为药品销售的专营渠道;而超市将成为食品特别是保健品的专营渠道;目前超市已经成为日用消费品及大众化的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胶囊类、片剂占据参类市场主流
调查数据显示,57%的消费者购买的洋参类保健品是胶囊型的,48.7%选择参片,其他如原药材、口服液、口服含片、冲剂、参须分别占有8.7%、7.0%、2.7%、0.7%、0.3%的比例。而在服用的方式上,口服胶囊也以47.8%居首位,口含和泡茶分别占了27.3%、17.8%,直接口嚼、口服液、泡酒喝、烧汤、冲剂的比例均在5%以下。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方便的服用方式和保健品的可携带性,而胶囊型产品因为其服用方式非常方便,快捷,成为消费者购买和服用方式的首选,并且每一次服用的数量都能很好控制,服用完一个疗程后可以对比效果,在青年人中尤其受欢迎。
参片因为其独有的洋参味道,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有充分信心,也是消费者购买和服用时选择较多的一种剂型,在中年人群体中比较受欢迎。
购买时最注意服用效果
调查数据显示,55%的被访者购买参类保健品的目的是自己服用,40%的被访者购买的目的是给父母服用,此外还有10.3%表示是送给朋友,送给同事、配偶、领导、家人的也分占了少数比例。购买时的考虑因素中,提及比例在50%以上的有“产品效果是否好”(92.0%)、“产品价格适中”(69.7%)、“产品功能是否对症”(65.3%)、“产品是否易于吸收”(54.7%)。
消费者购买参类保健品时,考虑最多的是产品的效果、价格、是否对症及易于吸收四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还是产品的效果问题,都希望能够在服用之后可以即刻见效,如果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没有显著效果,那么大部分的消费者都会选择放弃继续服用。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研究人员对生产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调查显示,虽然参类保健品的保健观念已经在消费者中树立起来,但是,在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的市场上,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参类产品的发展将更多地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产品的销售不再是单一的销售产品的功能,而是在销售产品的特殊概念。同时,在参类保健品的价格方面,在目前市场的参类保健品零售价格范围内,多数消费者对参类保健品的价格敏感性较低(这里是指如果有其他的优势,产品的价格对品牌选择的影响将较低),并且随着人们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这两大趋势,价格敏感性仍将下降。因此,应该提供高效、便利(服用储存携带)、价格适中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二超市与药店渠道双管齐下。超市渠道已经成为参类保健品的销售主渠道。生产企业应该在超市渠道销售大众化的、普及的产品,取得最大限度的销售及市场份额。而在药房渠道,生产企业应该销售传统的、需要较多知识的、有较强针对性的产品。保持渠道优势有助于建立品牌可信、权威的形象。
第三树立品牌形象,开展品牌忠诚运动。目前消费市场逐渐向理性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广告趋向于两个方面的诉求,一是产品的功效、一是消费者的情感。在情感诉求方面,消费者往往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在产品功效方面的广告攻势则应该由领导品牌去做。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自有品牌,树立健康、有活力、具有亲切感的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联系。
而针对其他中小企业来说,发展针对消费者个人的服务才是最为重要的建立品牌忠诚度的手段。可以将在药房渠道使用的会员制的销售方式、咨询提供方式应用在每一个消费者身上。在每一个产品包装中放入不断更新的、适时的产品小知识;提供免费的电话咨询热线和咨询方式等等,这些既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参与和忠诚,又可以随时掌握消费动向。
|
备注: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