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企业大全 贸易在线 产品展示 信息资讯 今日庵埠 会员社区 ■ 信息资讯导航
:::会 员 登 录:::
帐号:
密码:
  
:::主 要 栏 目:::
行业信息 | 最新展会
经贸信息 | 政策法规
I T 资讯 | 财经速递
:::人 才 广 场:::

计算机类(应聘)
计算机类(应聘)
财经类(应聘)
计算机类(应聘)
公关文秘类(应聘)
客户服务专员(招聘)

 
←更多招聘 | 更多人才→
:::商 标 查 询:::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速递 >> 信息内容
人民币储蓄存款首破10万亿 如何消肿让人忧

 
    市场报报道(万贵生)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发布的第3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0.1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前3季我国各项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1%。1-9月各项存款累计增加3.2万亿元,同比多增8807亿元。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前9个月累计增加3.2万亿元,同比多增946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累计增加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同比多增3441亿元。 

  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外汇储蓄存款余额为879亿美元,同比增长0.2%。 

  统计还显示,前3季我国货币信贷供应充裕。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9月现金累计净投放1028亿元,同比多投放484亿元。其中:当月净投放700亿元,同比多投放179亿元。目前,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幅度均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物价增长幅度之和。总体看,货币供应较为充裕。 

  与此同时,各项贷款增长较猛。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9月末余额为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3.7%。1-9月累计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1-9月累计增加2.5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1-9月累计增加238亿美元,同比多增179亿美元。(中国证券报 于力)   

  如何“消肿”巨额储蓄?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高速增长。至8月底,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7.9%。调查显示,近5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而同一时期GDP年均增长7.7%,二者相比,相差9.4%。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说,是件好事。它反映了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对四个现代化建设信心倍增。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说,居民储蓄居高不下,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加剧了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不合理格局。权威人士提供的信息:目前,属于间接融资的银行存款和直接融资的有价证券之比为5:1,二者比例明显失调。眼下,从金融机构交易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储蓄高增长而形成了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格局。这种情况很不利于金融体系储蓄与投资转化机制的良性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融资渠道的不畅,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获取相当困难。  

  第二,因为专业银行财务风险高度集中,潜伏着一定的隐患。储蓄高增长使居民的金融债权主要集中在专业银行。这样一来,专业银行就成了聚合千百万居民家庭巨额债务的负债者。据有关方面调查,在银行资产项目结构中,风险最大的是贷款,所占份额不仅数量大,而且很多是无抵押、担保程度又低的信用贷款。银行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过去国有企业贷款所形成的不良贷款,非但付不起利息,更是还不了本。这种约束力很低的不良债权成为银行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与银行债权约束力软化相反,其债务的约束是硬的,欠居民的钱总是要还的。一旦经济发生较大的波动,银行将面临巨额挂账和挤兑风潮的双重压力。  

  第三,在一般情况下,居民储蓄率高居不下往往伴生着生活消费的下降以及平均消费水平的长期徘徊或下降。可见,储蓄与消费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业内人士认为,居民储蓄如果“高烧”不退,资金长期沉淀在银行,就达不到“鸡生蛋,蛋生鸡”的经济良性循环的目的,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担忧。   

  那么,怎样才能使居民高额储蓄“消肿”?权威人士提出:需要对相关的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做出必要和适当地调整,开拓新思路,出台新办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就拿投资来说吧。目前,股市不大景气,许多股民炒股的资金被“套牢”了,人们叫苦不迭。由于炒股风险大,不少人的炒股兴趣锐减。为了安全保险起见,人们仍将目光锁定为银行的储蓄。 

  其实,这是因为投资方式过于单调所致,许多人此举也是处于无奈。 

  为此,一些专家大胆提出:一是加快发展直接投资。目前的重点是,逐渐放开企业股票和债券发行以及上市方面的限制,研究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使得资本市场、债券市场逐渐成为企业正常的规范化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让居民的储蓄渠道通过市场多渠道回流企业。与此同时,协调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引导居民储蓄适当向资本市场转移。  

  二是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应当看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改善人们消费趋向的关键。这就需要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切实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在积极提升城镇居民收入的同时,研究如何提高消费者在未来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感,以提高居民即期消费水平。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转化高收入群体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应该明白这样一层道理:如何成功启动高收入群体的高额购买力,成为消费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要从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入手,加快调整和升级供给结构,增加高档商品、创新商品和投资品的供给,特别是增加服务性商品的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专家们提出建议,对于高收入群体购买的特高消费品,如购买住房、汽车等,在征收收入所得税时,将应纳税的部分减去上述特定的消费额,使应纳税部分减少。由于他们在这方面的消费比其他阶层额度大,又由于有了优惠政策,便于调动他们高消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在投资和消费中建立了一个接通点,使高收入群体将沉淀的资金尽快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成为有效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这样可以防止其资金长期滞留储蓄,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备注: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本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02© 广东庵埠工业网 主办:潮安县庵埠镇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